進入2023年以來,全網熱劇有聲書版同步在喜馬拉雅音頻上線。《平原上的摩西》《狂飆》《愛情而已》《長相思》等用戶熱捧的影視佳作在喜馬拉雅同樣表現優異,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選擇以有聲劇的形式進行再創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聲書市場展現出了較大的發展潛力。據喜馬拉雅平臺相關人士透露,2022年喜馬拉雅聽書用戶數同比增長12%,有聲閱讀大軍持續擴充。2023年第一季度的調查數據顯示,喜馬拉雅平臺用戶人均聽書量達8.8本,遠高于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中國民人均紙質書閱讀量(4.78本)。
一方面依托傳統出版物的優質內容資源,有聲書可以獲得充分的內容支持;另一方面傳統出版社通過不斷搭建自己的有聲品牌,能夠為其傳統出版賦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打造了結合本社出版資源和特色的矩陣式融合出版品牌“鹽道街3號書院”;山東教育出版社2017年底上線有聲讀物閱讀平臺“小荷聽書”;人民文學出版社打造了自有平臺“人文讀書聲”。對于音頻平臺來說,今年影視劇的復蘇帶動了有聲書市場的繁榮,有聲書的展現形式也不斷豐富,AI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有聲書業務帶來了更多場景化的可能。
有聲產品制作形式呈現多樣化趨勢
隨著有聲書市場的不斷發展,有聲書展現形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除了傳統的講述式有聲書外,還出現了朗誦、廣播劇、播客等多種形式的有聲書展現方式。這些不同的展現形式為聽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空間。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自有平臺“人文讀書聲”根據圖書內容的不同,以適合的演播方式制作有聲音頻,如單播、對播、多播、廣播劇等,還積極探索新的有聲音頻展現形式,如多播劇原創主題曲、圖片聲音結合的動態漫等。
有聲劇作為一種有趣的表現形式受到了廣泛關注,有聲劇為用戶帶來了無盡的想象空間,成為帶動有聲書市場增長的一個重要形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喜馬拉雅相關負責人提到,2020年喜馬拉雅上線了第一個有聲劇廠牌“白夜劇場”,該廠牌3年來訂閱量突破200萬,累計播放量超過10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被改編成有聲劇,成為喜馬拉雅首個10天破千萬訂閱量的海外IP。
講書這一形式讓書籍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拆解給用戶,從“喜馬講書”這一品牌就可以看到講書對于書籍傳播和影響擴大的效果,“喜馬講書”是一檔由喜馬拉雅平臺出品的知識圖書類解讀節目,每天解讀歷史、心理、人文、商業財經等各領域好書,將或專業或晦澀的知識拆解開,傳播給聽書的用戶。從2017年上線至今,累計播放人數1.6億,累計播放時長達5億小時。
精品優質內容與童書成新增長點
喜馬拉雅數據顯示,精品授權類有聲專輯數兩年內增長130%,平臺版權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精品制作也成為有聲內容生產新趨勢。2022年,喜馬拉雅用戶付費專輯數增長24%。目前用戶對于音頻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高質量內容的訴求成為主要的訴求。截至目前,中信出版社賬號ID下已有893種精品有聲書,是2020年的2倍多。
許多出版社著力打造自有的有聲平臺,自有平臺便于多種形態的內容資源深度融合,從而加快優質數字資源的積累。人民文學出版社數字出版與科技部主任趙晨認為,有聲作品應該體現作者、演播者的價值,不能作為單一的免費資源向公眾展示。目前人民文學出版社有聲業務的戰略定位為積累優質數字內容資源,探索有聲產品付費轉化,培養更多的付費用戶。
同時,喜馬拉雅數據顯示,收聽用戶中,育兒一族占比為33.9%,家庭共聽成為新趨勢。喜馬拉雅親子兒童頻道下,反向出版的專輯就超20個。喜馬拉雅原創自制IP“神探邁克狐”系列專輯自2019年底在喜馬拉雅上線以來,站內播放量超9億,全網播放量超10億。2021年由博集天卷童書品牌小博集出版的同名系列圖書,銷量已近8萬套。
有聲產品與紙書相互賦能、共促發展
一部受歡迎的書籍一旦推出有聲劇版本,紙質書籍的銷量也可能會實現明顯增長,可以通過搭載有聲平臺的方式實現雙贏。例如《大唐興亡三百年》在喜馬拉雅上線有聲書后,創造了良好的口碑,從而反向帶動了紙質書的銷量。有聲書的播放已經超過了1.09億,有聲書的暢銷不但沒有影響紙書的銷售,反而促進了紙質書籍的營銷。四川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主任郭健說:“有聲書出版作為出版融合發展的新業態,與電子書出版的不同點在于其與紙質出版之間基本不存在競爭和替代的關系,反而可以與紙質書相輔相成,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人民文學出版社除了和廣播電臺進行版權合作外,他們也開始自己找主播錄制有聲書,在新版“名著名譯系列”圖書中附贈有聲書兌換碼,買紙書贈有聲書,為紙書增加附加值。
2019年,中信出版集團借《熊向暉: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實體書再版刊印的契機,與蜻蜓FM達成“音書同步”的合作模式:線上改編《熊向暉: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自傳回憶錄,與蜻蜓FM獨家推出同名多人有聲劇節目,并對所有音頻用戶免費播出,線下在新版《熊向暉: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實體書書封上印刷音頻節目二維碼,購書者在閱讀紙質書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收聽在線音頻節目補充背景知識,增值閱讀體驗。
AI技術搭建新的有聲化智能場景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有聲書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AI技術不僅可以提升有聲書的制作效率,同時也提升了聽眾的體驗,更好地滿足不同聽眾的需求。此外,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有聲書場景也不限于手機客戶端,支持家用音箱、智能音箱、車載系統等各種終端播放。
AI技術和全景聲技術的應用使得有聲劇的收聽體驗會更加逼真,用戶更加具有代入感,為懸疑書籍和科幻書籍等需要豐富想象力的書籍帶來新的體驗。為了提供更高品質的聲音體驗,喜馬拉雅針對全景聲有聲劇的人聲特性進行了研發,包括人聲獨享、跳過空白、音量均衡、輕降噪和智能降噪等功能。通過AI技術和深度學習方法,喜馬拉雅能夠在基礎音軌階段就呈現出優質效果。喜馬拉雅目前與Wanos合作推出的全景聲有聲劇作品已引入理想汽車的L系列車型,喜馬拉雅杜比全景聲有聲劇也已登陸蔚來汽車。
蜻蜓FM自2018年推出全場景音頻戰略以來,一直在推動各端、各平臺的音頻內容整合,為移動APP、智能車機系統、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產品提供音頻內容整合服務,有聲書也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趙晨說:“我們認為,有聲產品作為一種閱讀方式,未來還是很有前景的。通過我們的觀察,雖然有聲市場沒有達到預期的市場規模,但依托有聲可做的延展內容還是有的,有聲書有它獨特的吸引力和優勢。”總之,作為推進出版融合發展的有益嘗試,有聲書不僅可以與紙質出版相互促進,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增長,有聲內容產業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等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