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出版學科專業建設系列報道之一
推進中國特色出版學科專業建設,離不開高質量的出版學教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8月30日在天津舉辦的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了解到,中宣部大力推動出版學科專業教材建設,相關高校已于今年3月啟動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的編撰工作。目前該系列教材正在編撰中,預計明年將陸續出版。與會代表認為,該系列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將為出版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9種教材在編寫中
2023年3月,經過一年多的調研、論證等籌備工作,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編撰工作正式啟動。
全國出版學科共建工作專家組組長、華僑大學副校長、北京師范大學數字出版研究院執行院長萬安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成立了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編撰工作推進小組和教材編撰小組,高等教育出版社總編輯譚方正和我是推進小組組長,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高校的專家組成編撰團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為教材審核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為教材出版單位。”
據萬安倫介紹,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包括《出版學基礎理論》《數字出版概論》等9種,部分教材原則上須建設以慕課為主要形式的數字化教材。
目前,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正在編寫中,部分教材的初稿已經完成,預計明年陸續出版。
打造“鑄魂工程”
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是“鑄魂工程”。“做好新時代首套出版學教材的審核工作,首先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審核單位負責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說。
魏玉山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材出版的重要指示可以歸結為6個方面: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導向,教材要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抓好教材體系建設,立足國際前沿,打造精品教材,創新教材工作體制機制。
將這些重要指示與出版學教材建設相結合,魏玉山表示,審核單位將從3個方面做好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的審核工作:一是政治方向與價值導向審核,教材要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闡述、解讀,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新聞出版的方針政策;二是專業內容審核,教材既要體現中國特色,展示中國文化產業和出版產業的特點,也要走在國際前沿,反映國際出版研究最新成果、國際出版產業最新發展、國際數字出版技術最新發展;三是學術水平審核,確保教材質量達到國內一流,爭取做到國際領先。
譚方正說:“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并作出‘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的重大部署。打造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第一位的是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教材。教材要立足原文原著,注重介紹和闡釋與出版學專業知識有關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文章、重要思想。”
力求做成精品
在論壇上,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的編撰團隊、審核單位和出版單位代表紛紛表示,將精心編寫、嚴格審核,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在策劃《出版經典案例》教材選題時,根據不同思路,從今年3月到6月,我們前后制定了3套完全不同的大綱、10個版本,并根據學界、業界專家意見和行業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細節。”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是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出版經典案例》主編之一,他介紹說,大綱確定后,依托中國出版協會各分支機構,編撰團隊在出版行業廣泛征集案例,共征集到113個案例。經篩選編撰,樣書涵蓋7個章節,50個案例,18萬余字。“目前的案例多數集中在圖書領域,下一步,編撰團隊將進一步征集期刊、報紙、音像制品等案例素材,推進后3個部分的編撰。”
在編撰教材的同時,《出版經典案例》編撰團隊還有意通過年度更新案例的方式持續建設出版案例庫,逐步形成我國出版業具有歷史文獻價值的案例庫。
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擔了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中3種教材的出版工作和7種教材的數字化建設工作。譚方正表示,編撰團隊和出版單位將從四方面建設中國特色出版學教材體系: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實踐、出版領域最新進展;著眼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體現科學性和先進性;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適應本、碩、博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征,確保適宜性和有效性;注重整體設計,加強不同學段內容銜接貫通,增強系統性和協同性。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負責中國特色出版學系列教材中2種教材的出版工作。該社社長趙劍英表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將調配精干的編輯力量,全力做好相關教材的出版工作,助力中國特色出版學科專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