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至24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擁抱數字經濟·開拓出版新局”2021北京數字出版精品內容推薦會在首都圖書館舉辦。相關領導、專家及企業代表出席了2020年度北京數字出版產業報告發布、北京數字出版企業精品內容展示、傳統出版單位與數字出版企業合作圓桌論壇、數字出版精品分享會四個板塊的現場活動。
數字出版產值超3600億
近年來,數字出版蓬勃發展,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北京市對數字出版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先后出臺《關于推動北京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推動北京音樂產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推動數字出版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文件,在體制機制管理上下功夫,創新推出新舉措,統籌規劃產業發展。三年來北京數字出版精品內容推薦會見證了北京數字出版產業的蓬勃發展。
2019~2021年以來,北京市入選國家級數字出版的項目,例如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專項、數字出版精品通選推薦計劃2019—2021年度入選項目、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等,其入選數量均居各省市之首。
《2020數字出版年度行業報告》發布現場,艾瑞研究院院長金乃麗表示,北京市數字出版市場規模保持逐年大幅遞增的良好勢頭。2020年北京市數字出版產業收入規模達3604.19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7.8%,尤其是數字出版細分領域在北京市出臺的多項相關政策的指引下得到突破性發展。
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數字出版行業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向文化強國目標邁進的過程中,要堅持守正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果,助力文化強國、出版強國建設。
2021年,北京市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這是全球首次發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藍圖”。方案明確了北京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規劃,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據悉,“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將繼續加快傳統出版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腳步,牢牢抓住“五子”發展機遇,乘勢而上,立足國家需要和北京特色,以改革創新為重要抓手,高站位、高標準支持首都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樣板、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標桿。
展示數字出版精品 搭建溝通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各種藝術門類互融互通,各種表現形式交叉融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藝形式創新,拓寬了文藝空間”。北京大力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融合,不斷培育新興出版業態,推動出版+,拓展融合范圍、行業領域、應用場景,再造出版產業鏈。
“北京數字出版精品內容展示”板塊展示了未來學習方式、學習體驗、學習路徑的一系列變革。通過此次展示,廣大觀眾和從業者近距離地感受到紙電融合、紙網融合,數字出版與智能化教育融合,閱讀終端跨界融合等數字出版的創新魅力,深刻感受到未來數字化出版市場的發展空間。而圍繞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圓桌論壇則為尋求數字化轉型和尋找合作方式的各類企業搭建了一個溝通、學習、交流的平臺。
技術賦能 掌握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目前,北京市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數字化知識服務出版平臺,全媒體一體化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AR、VR、全息投影等新型技術賦能數字出版,國內市場與海外市場協同,線上與線下結合,C端與B端并重……首都數字出版發展保持良好態勢。
在兩場“數字出版精品分享會上”,眾多企業代表們圍繞數字出版背后的故事,分享了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經驗。可以預見,在最新科技的加持下,北京歷史文獻的數字化、古都文化向大眾數字化普及、中國傳統音樂數字化普及、傳統名著的數字有聲版、中醫藥數字化形式的傳承發展、數字出版講好中國故事等全場景數字閱讀體驗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