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矚目的電視劇《六姊妹》正式開機,由實力派演員梅婷、陸毅、奚美娟、鄔君梅、吳倩、高露等聯袂主演。該劇作為首部以淮南為背景并實地取景的電視劇,一經開機便吸引了無數媒體和粉絲的關注,成為了公眾熱議的焦點。《六姊妹》改編自淮南籍知名作家伊北的同名小說,延續了伊北作品一貫的高品質,昨天在微信讀書正式上線,今天即登上微信讀書TOP50飆升榜。此前,由伊北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小敏家》和《熟年》均以中年女性為主角,展現了她們在時代變遷中的生存狀態與多元選擇,不僅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更在女性觀眾中引發了強烈共鳴。
《六姊妹》
作者:伊北
電子書: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紙書:河南文藝出版社
《六姊妹》是伊北的一部家庭倫理小說,寫的是中國普通人家的家長里短、煙火人生。這個家庭的男主人叫何常勝,共和國成立后,他為支援建設,攜家帶口從揚州江都移居安徽。他渴望生個兒子頂門立戶,卻在后來的二十年里連得六個女兒,并終在一場車禍中告別人世。何家老太太帶著兒媳婦劉美心和六個孫女,開啟了女人當家的時代。
故事從困難時期講起,到改革開放、下崗潮、下海經商潮,以何家六姊妹這一平民女性的角度切入,既有一家六姊妹的家長里短,更有女人們奮斗向上、爭取獨立自主的現代精神。這是一部架構宏大的女性家族三代勵志故事,更是一部與原生家庭從沖突到和解的模板。
優質書評
那一朵朵颯爽的花兒搖曳在陣風中
——且看《六姊妹》在生存空間中的精神追索
讀伊北,已不陌生,而是好奇他還藏著掖著什么好東西。城市、鄉村,在當代很大的區間里,他的作品都有涉獵。主角此男彼女,一如強弱難分的左右手,均衡得沒有破綻。《六姊妹》一書,讓我驚奇地體驗到伊北的皖味變臉之一種。尋根文學是每一個作家繞不過的一座高峰,近有劉震云的河南、莫言的山東、畢飛宇的蘇北,如果《文學的故鄉》有一集是伊北的,那便是淮南的《六姊妹》。不能否認,在寫作籌備的海量生活素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作者的親身體會。在寫作中完全摒棄作者自身的生活經驗,這個命題本身就是一個悖論。考究作者的參與度,不只是學者評論人的福利,也是讀者樂此不疲的挑戰。有一些雜燴戲說的文本,推敲一下,是作者有意移植加工的。如對張翎《余震》中地震情節的植入,救兒子救女兒的靈魂拷問,再次將“男女有別”的封建觀念暴露出來。又如七仙女下凡塵與紅衛兵的一段奇遇,漏洞百出又強歡續貂,把何家藝人小鬼大的心眼子刻畫得惟妙惟肖。
小說背景落在生而不易的年代,以人物何家麗的內心思辨濫觴。那句勢,有著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沖擊力。胡瞎子這樣的人物,等同于著墨不多字字如金的預述,在一定程度上,前瞻了人物的未來走向。第289頁,何家麗與湯為民在春華酒店徹底決裂,自由戀愛在家族的仇恨里黯然退場,預述里復盤了何家麗對于此事在未來的感觸,并埋下尚不明朗的伏筆——她遺憾的是什么。第429頁,預述了錯過高考對于何家文的損失。高考是理想的前奏,對于人生至關重要,主觀意識上的輕懈,讓一切努力都會付諸東流。劉秋芳是個正例,真金不負淬火煉,鯉魚一躍過龍門。
常言三個女人一臺戲,當八個女人陸續登臺,這又會是怎樣的一出戲?當奶奶何文氏的辛苦張羅、劉美心的母以子貴、何家麗長姐為母的犧牲、老二何家文顧全大局的適度謙讓、老三何家藝的當仁不讓、老四何家歡的有糖就讓、老五劉小玲的荒荒唐唐、老六何家喜的機靈閃亮擁擠在一起,彼此的生存空間里,物質需求與精神訴求產生了不可避免的摩擦與沖突。孰是孰非,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本糊涂賬,它需要年齡與經驗的沉淀去細思量。
在小說及同名的影視作品之間,我習慣了先讀前者,倒不是因為出現的先后,也不是厚此薄彼。而是書籍最貼近作者的本真觀念,后者因市場需求及明星效應往往會干擾扭曲公允的判斷力。每一部作品都有適合它的標準語言風格,或蝦蟹肥美,或小蔥豆腐清淡怡心。《六姊妹》不華麗無炫技屬于后者,在樸實豐富的生活語言中,擇境而用流暢熨帖。《六姊妹》是絕對意義上的長篇,它是一部以家史的形式緬懷歷史的作品。何常勝一家老小的聚與散、歡與愁、愛與恨,歷經了槍炮革命、建國生息、政治動亂、上山下鄉再教育、偉人相繼離世、唐山大地震、計劃生育、高考恢復、改革開放等重大事件,把社會轉型發展中的人性碰撞、環境催化下的婚戀觀念裂變展現得淋漓盡致。
人物點點觀。何家麗自我意識早早覺醒,儼然哪吒附體,大無畏的抗爭精神讀來讓人振奮。湯為民有《平凡的世界》里李向前的影子。愛而不得,氣而遠行,損身之后,幡然悔悟,砥礪新生。張建國的政治力量及富有生氣的精神品質,給何家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他回歸到家庭的溫暖之中。沒能生育男丁,讓劉美心在街坊鄰里的社會凝視與炫耀中倍感壓抑與失落,女德的桎梏如影隨形。好在后(孫子輩或外孫輩)繼有男,聊可慰藉。衛國媽陳老太太,大宅門里落魄下來的人兒,經事繁多特通人倫,言辭里滴水不漏,是棉是針掌控由心。她說出的話兒,做出的事兒,儼然一個周全的王熙鳳(無貶義)。參見其過生日收到未來兒媳何家文贈送的收音機時所說的一席話。何家文有點女諸葛的意思,渾身通透處處拿捏分寸不失。何常勝是個聰明的好人,即便處處被湯朱兩家針對,也沒有在他們失勢時落井下石。在拿到大老湯手抄的禁書后,也只是請客吃飯不失對方尊嚴地委婉求和。理解成軟威脅也不為過,但不是人物本意。
同感共振的情節。何常勝在大老湯三兄弟面前落一頭,心里愁悶,拎酒會友朱老大對飲船頭,話不遑多此呼彼應的靈犀,讓酒越喝越有味兒。何常勝高興的酒局也有,大女婿是一茬,兒女婿也是一茬。何家文與何家藝是既生釵何生黛的關系。愛美家藝連求贊,體操曲藝連抱憾。家文的品學兼優是面變形鏡,常常讓家藝照出里外不是人的心理頑疾。老四何家歡是位牛尾掛鞭馬后炮的主兒,讓幽默氛圍頻起高調。
伊北以一種和氣、團結、共榮的精神立場和情感視角深入中國傳統文化和家族文化內部空間,對歷史變遷、家族文化沖擊下個人扭曲情感文化劣根的遺存、家族種姓的歷史起源進行新知式的書寫。伊北把宏大的歷史事件消解在兒女情長的喜怒哀樂里,這是一種暖性樂觀的人文關懷。不能忽視的是,在那樣的年月里,有許許多多無比痛心的事件。何家美一歲歿火盆是意外,劉美心流產是疏忽,劉媽的丈夫跳樓身亡則是外因,還有就是文批武斗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等等。
重劍無鋒折枝為兵。伊北的這本《六姊妹》不簡單,似曾相識的情節里流變出了想不到的新意。節奏清晰明快,對比重復連番殺出。戲劇張力十足,如雙喜競艷那段(何家麗與湯為民各自的婚禮在同一天同一酒樓的一二層)。如新媳婦的紅蓋頭,一直延宕到只剩夫君的洞房花燭前。該書人物駁雜,很多人物的出場來不及鋪墊,屬于撞見式的。有名有姓有關系,賣力群演般不求甚解。全知式高頻轉換的敘述視角,將人物的心理活動雕琢得纖毫畢現,意到即止不多半詞。《六姊妹》有厚度,可做生活指南的枕邊書。如無所獲,仍可暫做枕下書,醒來繼續讀繼續悟。
——水豆豆
作者簡介
伊北,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畢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近年來著力于創作長篇小說。已出版《小敏家》《熟年》《安居樂業》《花路》《至少還有你》等多部作品。《娃兒》《小日子》《對的人》等多部小說已售出影視改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