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2024北京圖書訂貨會首日,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內人流密集。“新年好!”“又見面了!”一聲聲問候,一次次握手,展館內格外溫暖。40余萬種圖書、300多場文化活動,被譽為“中國出版行業風向標”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今年依然為讀者奉上閱讀盛宴。
閱讀的“風”匯集精品力作。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入選圖書,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獲獎圖書,出版社在展臺顯眼位置展示精品力作。蜀道文化出版工程、《齊魯文庫》,挖掘傳統文化價值,地方出版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創新。“豫版精品圖書”“世紀好書”“中南好書”,出版人信心十足展示自家好書,以閱讀傳承文明。
閱讀的“風”打通線上線下。近年來,直播已漸成書展“標配”,讀者與作者、編輯云端“面對面”,讓書香穿越“沒有圍墻”的訂貨會。訂貨會首日,多位出版社負責人化身“薦書官”,走進直播間邀讀者共讀好書。在此起彼伏的講書、薦書聲中,更多出版社結合受眾群體畫像,探索抖音、視頻號、小紅書等不同平臺直播,用個性渠道觸達多樣讀者,用知識分享傳播,服務新媒介閱讀需求,提升讀者黏性。
閱讀的“風”擦亮精神底色。由北京開卷在本屆訂貨會前發布的2023年圖書零售市場數據顯示,少兒圖書碼洋占比27.21%,依舊居于首位。兒童閱讀市場的火熱在本屆訂貨會上也可見一斑。各出版社秉持童心、童趣布置展臺,在打造經典的同時觀照當下兒童興趣點創新內容。接力出版社攜千余種圖書亮相,聚名家開展新書品讀和發布活動。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大中華尋寶記》《不一樣的卡梅拉》迎接小讀者共赴書香。還有的出版社推出閱讀相關圖書,助力青少年閱讀,如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北大閱讀課》,收集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為家庭教育與親子閱讀提供指導。
閱讀的“風”帶來更多可能。當閱讀方式變得多元,出版社創新步履不停,嘗試用不一樣的產品和“玩法”推介優質內容,豐富讀者體驗。記者看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開啟“蓋章之旅”,集滿印章還可以獲取好書;故宮出版社的《故宮日歷》15年來暢銷 500余萬冊,今年新亮相的日歷家族系列吸引讀者駐足;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紙數融合產品與硬件設備讓數字閱讀更加智能;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實現2.5萬余種學術圖書數字化,紙電同步持續推進。當聽書、視頻書成為“標配”,VR/AR、元宇宙閱讀方興未艾,融合出版、智慧出版撲面而來,無論閱讀形式如何變革,堅守內容價值,提升服務品質,是出版人不變的初心。
1月11日,北京的氣溫最高到10℃,是進入2024年以來“最溫暖”的一天。天氣暖,好書伴,人氣高。漫步訂貨會中,新一年,讀什么、怎么讀,讀者心中有了選擇。展場內外,有書香縈繞心田。新一年,做什么、怎么做,出版人腦中答案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