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2月圖書銷量同比增幅(單位:%)
德國書商與出版商協會1月發布的2023年書業統計顯示,德國所有圖書銷售渠道總收入同比增加2.9%。只有2023年4月(推遲復活節購物季)和12月(圣誕節購物季較上年減少2個營業日)的銷售額有所下降。實體書店渠道銷售額增長2.8%,接近市場總額的增幅。這是自2019年以來,德國書業首次實現了連續2年各品類無差別的比較分析。2022年和2023年,商店和書店一直正常營業,疫情帶來的特殊效應已褪去,上一年度預期中可能出現的大幅波動(如推遲復活節購物季帶來的波動)并沒有出現。
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應繼續實施支持政策
該協會主席卡琳·施密特-弗里德里希斯(Karin Schmidt-Friderichs)表示:“我們處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圖書行業也感受到了這一點。”經歷上年的疲軟后,書業2023年重新實現了增長。正是在困難時期,人們才更需要書籍去擴充知識,放松心情,同時也通過書來認識當下的現實。在重大政治、社會議題和沖突的背景下,這是難能可貴的。
在很多書業從業者看來,目前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卡琳表示:“很多消費者感到不安,消費時也偏于保守。市中心的客流量下降,意味著書店中好書被發現的機會減少。這不利于文化的多樣性和繁榮。”企業面臨的能源、采購和生產的成本壓力依然不小。因此小型出版社更需要結構性的支持。“在圖書行業,像去年啟動的文化通行證這樣的措施非常重要,它作為一個出色的工具引導年輕人去接觸本地的文化活動。雖然目前財政緊張,但應該繼續實施。”
如果圖書沒有提價,2023年圖書市場總銷售額就無法實現2.9%的增長。圖書價格上漲4.9%,消費者買一本書平均需要支付15.07歐元。而圖書總銷量下降了1.9%。
作為圖書品種的一部分,日歷在2023年異軍突起,實現了4.3%的增長。圖書相關的音像制品銷售近幾年呈明顯頹勢,去年銷售下降了22.8%。
從圖書類別來看,文學類圖書大放異彩,銷售額增長了7.7%,銷量增長了1.2%,是所有類別中唯一實現銷量增長的一類。緊隨其后的是銷售額增長2.7%的非虛構類圖書以及增長2.4%的少兒圖書。自然科學、醫學、信息和技術類圖書表現最弱,銷售額減少了7%。
其中,圖書線下銷售收入增加2.8%,這也是兩種因素交織的結果,一方面書價平均上漲5.1%,另一方面銷量下降2.2%。購書者買一本書平均需要支付15.01歐元。實體書店精裝書和平裝書的銷售額增加3.5%,口袋書的銷售額增加1.7%,日歷的銷售額增加4.4%。
線下銷售中,有三個贏家超越了上一年的銷售額:文學類增長7.4%,同時也是唯一同比銷量增長的類別(增長0.9%)。少兒圖書銷售額增長1.3%,非虛構類圖書銷售額增長1.2%。而自然科學、醫學、信息和技術類圖書線下銷售額減少8.4%。
銷售額趕超疫情前
2023年所有銷售渠道的銷售額重新達到甚至超過了疫情前水平,較2019年增長1.6%。其主要因素仍然是價格上漲:10.9%的提價完全彌補了銷量減少8.4%的影響。顧客平均為一本書支付的金額從13.59歐元增至15.07歐元。
過去4年中,有兩個品類表現出特別強的抗危機能力:文學類在此期間的銷售額增加17%,少兒類增加8.3%。最大的輸家是社會科學、法律和經濟類圖書,較2019年下降22.5%。
精裝書和平裝書過去4年增加5.1%,成為唯一實現增長的版本形式。圖書類音像制品則遭受沉重打擊,銷售額與4年前相比下降58.3%。
線下銷售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依然存在4.7%的差距。只有日歷的線下銷售實現了1.3%的小幅增長,其他版本形式都有下降:精裝書和平裝書下降了1.9%,口袋書的降幅甚至達到8.3%。
在線下銷售的圖書品類中,唯一脫穎而出的依然是文學,過去4年中以11.4%的增幅明顯優于其他類別。少兒書降幅最小,為2.8%,而自然科學、醫學、信息技術和技術類的銷售額降幅最大,為35.5%。實體書店的圖書售價也大幅提高,否則銷售額的差距可能會更大,在價格上漲11.5%的同時銷量減少了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