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廣播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后臺在慣常的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三大類之外,新增了第四種“網絡微短劇”類目。所謂“網絡微短劇”就是指時長在1~15分鐘,具有快節奏、強反轉、強沖突的劇情視頻。近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崛起,受眾的娛樂方式變的越來越碎片化,他們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獲取信息、放空自己,而注水成習慣的長視頻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短劇應時而生,通過不費腦的下飯情節、跌宕起伏的內容橋段,在短短幾分鐘內給觀眾以感官上的刺激。因此,在抖音、快手里追劇,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
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網絡文學與短視頻有著相同的基因——“爽點”密集、受眾天然重合。而“網文+短視頻”的創新模式,跳脫于影視改編的傳統思維,將小說內容短視頻化,為網文IP轉化開辟出一條新路徑。
合作共贏
2019年8月,“快手小劇場”上線專有頻道。作為快手的一個內容品牌,小劇場就是將劇情向1~3分鐘小短劇的創作者進行垂直化和專業的運營,幫助用戶更輕松地找到想要看到的內容。
截至今年上半年,“快手小劇場”累計收錄1.6萬部短劇,日活躍用戶數超600萬,付費用戶超100萬。面對不斷擴大的用戶需求、較高的用戶粘性、可觀的變現前景,快手開始著手引入文學IP為小劇場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助推短劇內容走向精品化發展。“精品化的發展需要一個好的故事腳本,網絡文學是一個非常大的供給來源。”快手短劇業務總經理于軻表示。
9月3日,快手與移動內容平臺趣頭條旗下的網絡文學產品“米讀”就短劇IP開發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平臺的內容和資源優勢,共同探索網絡文學和短視頻平臺的創新合作模式,打造爆款IP,為網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及網文IP開發、內容生態布局開辟全新思路。此外,快手還與第4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合作,以10部優質網文IP的影視劇改編為起點,將共同開發100個優質網文IP。同時,快手將投入超1億的流量扶持,推動IP與MCN產業鏈孵化。
據悉,為了更好地為網絡文學賦能,與網絡文學平臺合作共贏,在具體的合作模式上,快手將通過“流量分賬+聯合出品”的形式,集合優質網文IP,改編影視短劇內容。同時基于快手豐富、活躍的內容生態,連接快手達人與網文IP,開發長效價值。此外,基于快手的流量分發機制,提供宣發與流量扶持,以此助推優質的網文IP短劇產生爆款效應。
“快手希望借助產業上下游共同努力,進一步推動優質的網絡文學IP的短劇化,做到急速提質。而內容產業始終需要各方協同,是靠專業取勝的行業,快手短劇業務其實還是非常年輕,所以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文學機構、影視機構、制作方和相關的機構來共同合作。”于軻說。
降低試錯成本
“相較于長視頻,網文IP短劇的孵化優勢更多基于成本和時間周期。一部短劇的制作周期可能只需要2~3個月,制作成本也因豎屏劇在投入和體量上更低一些。因此,基于以上兩個維度,短劇允許快手更快地去試錯、更多地去嘗試不同的內容風格、更快地看到效果。”于軻告訴記者。
將數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網文作品制成短劇,將精華濃縮在短短幾分鐘的短視頻里,對短視頻平臺而言,精品化的短劇能夠提升平臺流量與粉絲粘性。對于產業上游的網文平臺而言,用戶通過觀看截取網文精彩橋段拍攝短劇后能夠跳轉到小說付費界面,提高原著作品的變現能力。
于軻以平臺首部網文IP與平臺合作的短劇《權寵刁妃》為例,該部劇在快手平臺總觀看人次超8000萬,作品點贊數超300萬,該作品發布者“御兒(古風)”賬號漲粉超50萬。對于快手來說,此次嘗試所帶來的反饋不僅讓快手體會到平臺用戶對于網文IP優質改編的認可,也為平臺接下來探索短劇業務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瀏覽御兒團隊出品的短劇《這個王爺我想退貨》《錦瑟年華》《雙世丑妃》《我要去宮斗》《撿個乞丐當王妃》5部播放量TOP5的短劇可以發現,在制作上,不論是演員的妝發、場景還是演員的演技、后期的配音,團隊都非常的考究。在內容上,劇情融合了宮斗、甜寵、古裝、逆襲等頗受女性歡迎的熱門元素。精良的制作加上吸引人的劇情,“御兒(古風)”在眾多短劇賬號中脫穎而出,成為快手古風短劇第一紅人。
在短劇制作方西安等閑內容引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聯合創始人吳雨琨看來,長劇情的短視頻化并不是物理化地縮短,在短視頻的分發邏輯中,完播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如何一部劇集不注意開篇的吸睛與片中的信息密度,是不會獲得更大規模的流量推送。而單機劇情的相對完整對遞延也是短劇創作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在3~5分鐘內完成如電影一樣的起承轉合,不僅不要單集成故事,彼此還要互相關聯?;谶@一點在創作上,短劇的創作難度與長句是不分伯仲的。此外,通過極端情緒與音樂背景代替背景鋪墊也是短劇制作的內在邏輯。
在短劇時代,傳統影視工業的制片流程是無法行得通的。因此,在“等閑”團隊經過多次調整,形成了以導演為核心的極簡化配置。“等閑”團隊已有40多位專職的導演,具備以一個月為時間單位,同時開展10部左右短劇的協同生產。目前已投入制作完成3部網文IP短劇,累計播放量達2億左右。
探索網文IP新價值
那么,什么樣的網文IP更容易被改編為短???
在于軻看來,其中的關鍵點在于用戶的需求。“快手更多的是基于用戶的需求去倒推什么樣的網文IP更適合、或者說更容易被用戶所接受。目前都是現代言情類、古風類、懸疑類題材,以及具有故事沖突性、激烈故事反轉的內容更容易受到歡迎。”
從平臺角度來講,到底什么樣的內容算優質的成功案例?基于短劇的業務經驗,“濃縮感”“故事感”“品質感”是于軻所總結出的3個關鍵詞。
“‘黃金一分鐘生死前三集’是連續短劇的生存規則,基于短視頻用戶極低的內容獲取成本,在一分鐘后用戶對于內容快進的速度會提高20%,30%的用戶會在前3集棄劇。所以基于這一維度,短劇需要濃縮精華而并非簡單地分割。同時,故事是打動用戶的核心要素,好的劇本是爆款的必需品,而品質是好內容的基礎,決定短劇未來的發展方向。”于軻表示。
目前,從平臺的播放量與點贊量來看,“快手小劇場”的發展還是比較樂觀的。在內容變現層面,已打通內容招商、內容付費、以及直播帶貨的通路。于軻告訴記者,目前在“快手小劇場”付費用戶體量已達100萬左右,而劇情號“御兒(古風)”以打造的個人IP為核心,通過精準的以女性為主的粉絲畫像,專注美妝領域,在8月份,“御兒(古風)”實現了漲粉近200萬,單場直播預估銷售額最高127萬的成績。
而談及未來網文IP短劇的發展前景,于軻表示,短劇只是探索網文價值的第一步,而非終極形態。當短劇行業規模起來后,可以把大量的優質網文IP進行影視化嘗試。快手希望通過IP去探索更多的長效效應。比如通過短劇的形態去探索聯合制作網文IP的衍生品,如其中人物的價值。
隨著5G技術的革新、融媒體改變內容生產、人工智能改變現代生活的大背景下,未來整個文娛行業將產生巨大變革,精神消費將會成為未來消費結構中的一個主要增量。網絡文學作為優質的內容生產源頭,搭乘技術的順風車,“網文+短視頻”將產生無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