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9時,在旋律優美的音樂聲中,2023上海書展送別最后一位讀者姚燕萍。帶著從書展采購的書,她說:“明年一定會第一時間來逛書展!”而此時,浦江之濱“外灘之窗”的大屏為這座熱愛閱讀的城市和她的讀者而亮起——“致敬閱讀,感謝讀者”。
截至8月22日下午3時,本屆上海書展線上線下銷售齊發力,較2019年總銷售增長41.47%。
價值引領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本屆上海書展進一步強化主流價值引領。書展主會場序廳及周邊展區,集中展示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著作及論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復興文庫》等系列主題出版物,集中展示獲評中國出版政府獎、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好書”的全國和滬版優秀出版物等。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是本屆上海書展的一大特色。如四川展團開設三蘇文化、巴蜀文化、傳世典籍等專題展區,彰顯巴蜀文化的獨特魅力。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打造的世紀國學館,以“泱泱大國 皇皇巨觀”為主題,推出“中華經典文獻世紀精品展”,包括《北京大學藏秦簡牘》等,吸引了不少市民讀者駐足欣賞。來自上海圖書公司的古籍修復師朱靜接連7天在國學館內現場修復古籍。她說:“修古籍,每一個步驟都不能馬虎。在書展上讓讀者看到這項技藝有意義。”
記者現場觀察,同以往相比,不少參展單位把古籍整理、傳統文化普及、非遺研究等品類的圖書,乃至壓箱底的學術書等,擺放在臨近過道的“黃金位置”,用來吸引讀者,在中國出版集團、北京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以及部分大學社等展位,有不少讀者翻閱相關圖書。對此,一些出版人表示,近年來讀者對這類圖書的需求更加廣泛、細分,閱讀口味也變精了。
開放辦展 提振行業市場信心
今年,上海書展進一步提升服務全國的能力。
“我們期待與最強的對手、最好的同行同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闞寧輝說,“將滿20歲的上海書展,到了最好的年華。作為內容生產鏈上的一環,推動上下游在書展平臺超級聚合,產生更強輻射力、爆發力。”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旗下20多個出版公司和品牌集中參展,為歷年規模之最。“上海書展提振了市場信心!”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總編輯湯文輝表示,一方面,書展銷售火爆,讀者與出版人線下互動更為密切,讀者對好書的熱情更堅定了出版人精品出版、價值出版的信心;另一方面,“上海讀者的品位和肯定,在市場環境面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當前,具有指標性意義”。
聚典數據開放平臺、“流淌千年 數言新生”運河數字體驗展、《瓷器改變世界》元宇宙圖書、《中國科學家的故事——數字項目》……今年上海書展序廳首次舉辦數字融合出版全國精品展,集中展示當下融合出版的最新成果。
本屆上海書展也吸引了不少電子閱讀平臺參展。“互聯網時代下讀者的閱讀需求更加多元,書展能聚集不少讀者,我們能夠在第一現場聽到他們的心聲,來改進我們的內容與形式。”番茄小說相關負責人表示。
便民惠民 堅持“人民的展覽”
本屆上海書展繼續堅持“為價值搭臺,向品質致敬”定位,堅持在已有閱讀品牌的基礎上,強強聯合,持續創新,主會場和各區特色分會場等為讀者準備了850場高質量閱讀活動。
中國作協“行進的風景——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作品聯展”落地本屆上海書展。啟動儀式上,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表示,期待通過上海書展這個具有國際影響力,尤其是在讀者中有很強號召力的平臺,讓好作家、好作品被更多人知曉,得到更有力的傳播。
中國出版集團旗下品牌活動“讀者大會”首次移師上海書展。對此,東方出版中心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陳義望表示:“我們決定將往年只在全國書博會上舉辦的大型品牌文化活動中版集團‘讀者大會’放在上海書展上舉辦,回饋上海書展讀者的厚愛。”
上海全市16區和臨港新片區推出各具特色的“一區一特色”特色分會場、閱讀分會場,閱讀場所從圖書館、實體書店到博物館、旅游景點、商業樓宇和民宿,書展期間,盡情展現閱讀和這座城市的文旅空間充分融合。
多年來,上海書展始終堅持“人民的展覽”“市民的閱讀嘉年華”。全年齡段覆蓋,老年讀者和兒童讀者數量多,是上海書展一個重要特征。本屆上海書展在了解老年群體購票困難的情況后,迅速開啟便民通道,方便老年讀者逛展。以“遇見”為主題的陳伯吹童書屋,首次設立的“上海好童書”專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布置的“一平米恐龍展”“一平米科普展”等,讓上海書展成為孩子的閱讀樂園,讓閱讀成為童年的底色。
置身上海書展,看到天南地北的人因好書而相聚,因閱讀而相會,“我愛閱讀 我愛生活”,這才是書展該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