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組委會舉辦了第十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網聚系列活動——線上沙龍第11期,主題為“疫情再起,出版人如何應對”。活動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產業發展咨詢中心主任林曉芳介紹了“數博薈”小程序的研發過程和主要功能,愛讀文學網總編輯吳長青分享了對當下網絡文學產業多維元素混雜現象的解讀,知識出版社副總編輯黃魯、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世勇、早晚讀書APP運營總監代倩梅就各自領域的創新舉措與疫情應對分別作了發言。
歷經數月研發和測試,“數博薈”小程序終于在6月18日正式上線。作為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的線上展示平臺,“數博薈”小程序旨在為數字內容服務產業鏈各方搭建供需撮合平臺,實現永不落幕的數博會。入駐企業不僅可以展示企業和產品品牌,還可以發布供需信息,線上找到意向客戶,線下業務合作,合作完成、互相評價,積累行業口碑。
據林曉芳介紹,“數博薈”小程序具有兩大功能。一是可以實現企業入駐,就像參加展會一樣,企業通過圖文音視頻、3D效果圖展示企業形象,發布產品供應和需求,這也是博覽會最基本的功能。二是深入數字內容服務企業的業務層面和產品層面,實現內容、軟件、硬件、內容加工和業務外包五大類業務供需對接。據悉,可以入駐“數博薈”小程序的包括出版機構、數字產品公司、圖書館、科技公司、民營文化公司、第三方服務公司等數字出版全產業鏈上下游單位和企業。目前,“數博薈”小程序對機構入駐和一般性信息發布采用免費模式。
吳長青認為,網絡文學業已形成了騰訊系、頭條系、百度系幾大巨頭的格局,實質上也是資本的流通,體現的是對作家尤其是頭部作者的搶奪。傳統出版機構應該重視中小網文平臺和作者的潛力,以2019年大火的網文作品《詭秘之主》為例,吳長青認為,亞文化小眾群體發力起來,也能制造頂流。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知識出版社拼多多旗艦店的銷量出現了一個小高潮,尤其是幼小銜接類圖書,成為拼多多平臺疫情期間增長最快的類別。黃魯表示,出版社編輯其實一直在面臨4種壓力,即市場的殘酷性、與各種作者打交道、對作品的完美追求、時間壓力。面對疫情,編輯需要自我調節以達到從容狀態,就要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
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近年來與著名消費品公司“江小白”“三只松鼠”“統一集團”打造品牌動漫IP,在“動漫+新消費”領域可謂一戰成名。王世勇介紹了行業低迷期,動漫公司怎么做商業化的探索和創新,為數字出版業同行提供了寶貴的視角和經驗。
當當創始人李國慶新創業項目“早晚讀書”APP迎來一周年,代倩梅重點介紹了該平臺主打產品“四大學院”的基本情況,同時發出了向出版界、MCN機構征集有聲資源的邀約。(曉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