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發布
9月20日,為期5天的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在甘肅敦煌開幕。開幕當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發布《2022—2023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展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總收入達到13586.99億元,比上年增加6.46%。各產業類別收入分別為:互聯網期刊收入29.51億元;電子書69億元;數字報紙(不含手機報)6.4億元;博客類應用132.08億元;網絡動漫330.94億元;移動出版(僅包括移動閱讀)463.52億元;網絡游戲2658.84億元;在線教育2620億元;互聯網廣告6639.2億元;數字音樂637.5億元。
傳統書報刊數字化收入呈上升態勢。2022年,互聯網期刊、電子圖書、數字報紙的總收入為104.91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101.17億元,增幅為3.7%,但處于近3年來增速最低點。這表明傳統新聞出版單位還需要依靠資源、拓展新業務、探索新路徑、拓展新模式,著力提升規模實力與發展能力。
新興板塊發展勢頭依然向好。2022年,在線教育收入為2620億元。由于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持續發力,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的有效應用,推動在線教育邁過調整期,進入穩定發展期。網絡動漫以高品質內容、品牌IP影響力與資源的深度開發為依托,充分調動市場資源,深研用戶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為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用戶的內容消費升級和較強的支付能力也為產業發展帶來持續動力與有力保障。
網絡文學提質創新,成為數實融合重要橋梁紐帶。2022年,網絡文學持續高質量發展,精品化、產業化、生態化程度日益加深。網絡文學規模進一步增長,作品、作者數量穩步提升。2022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過2200萬;全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新增注冊作者260多萬人,同比增長13%。年度新增簽約作者17萬人。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作者逐漸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中堅力量。
數字教育加快模式創新,職業教育賽道競爭日益激烈。“雙減”政策落實,加速推動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和平臺服務建設的規范化發展和模式迭代更新。出版單位著力構建教育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實現教育平臺多樣化和產品多介質。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加快構建。
2022年3月,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上線,包括4個中心即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教師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資源中心。匯集數字教育資源654萬條;提供在線課程近2萬門;覆蓋專業近600個,匯入職業教育教材1.5萬冊,服務職業教育。
走出去邁出穩健步伐,海外傳播力影響力持續增強。過去一年來,網絡文學在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展現出積極成效。截至2022年底,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作品1.6萬余部,包括實體書授權超過6400部,上線翻譯作品9600余部;已形成15個大類100多個小類,都市、西方奇幻、東方奇幻、游戲競技、科幻成為前五大題材類型。
2022年,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突破30億元,海外用戶超過1.5億人,主要集中于“Z世代”。
2022年,中國游戲企業集中出海趨向加劇,在受到全球通貨膨脹、部分國家對進口游戲監管加強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克服困難、尋求辦法,推出《萬國覺醒》《PUBG Mobile》《原神》等爆款,實現了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173.46億美元的難得成績。
2022年,美、日、韓、德是中國出海移動游戲收入的集中地,美日韓三國移動游戲收入占比超過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