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發布了《出版物二維碼應用管理要求》行業標準。標準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作為出版行業首個關于二維碼的管理標準,該標準規定了出版物中二維碼應用管理原則,包括二維碼信息分類原則、編校責任原則、碼制選擇原則、安全維護原則,二維碼編校、審稿要求,二維碼備案維護要求等,進一步明確了出版單位在圖書中應用二維碼的規范。
在新標準的規范下,如何進一步發揮二維碼的優勢,規避存在的風險問題?全國新聞出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紙質出版物與二維碼相結合,既順應了出版融合發展趨勢,也順應了讀者當下及未來的知識消費模式,但在二維碼出版物推進的過程中也存在不規范的地方,比如二維碼鏈接資源存在侵權隱患、鏈接后呈現的內容質量粗糙、鏈接內容和圖書本身相關性較弱、營銷廣告多等問題,甚至有一些二維碼還存在內容安全隱患,需要通過行業標準加以規范管理。
全國新聞出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提出,根據此次標準規定,出版單位在今后的二維碼應用中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在二維碼碼制的選擇上,應選擇已發布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二維碼碼制;其次,二維碼需要持續維護和全流程管理,包括二維碼生成、管理維護、安全保障體系、效果評估和優化等,都要采取相關措施,以提高安全性,出版單位依靠自己“單打獨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能完全規避其中存在的風險,因此,出版單位可以選擇一些有技術保障、資質齊全的大平臺進行合作,代為運營維護;再次,在二維碼技術的選擇上應該盡可能采用空碼、活碼技術,保證出版物上的二維碼與后臺平臺實時對應,并建立起可追溯機制,一旦發生危險情況,可以立即進行溯源,并及時調整修改或禁用。
全國新聞出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表示,此次《出版物二維碼應用管理要求》標準的出臺,將更好地促進紙質出版物和線上內容、服務之間的關聯,實現紙質出版物的技術創新、內容增值,同時合理規避在出版物上應用二維碼存在的質量隱患與安全風險,進一步帶動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