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辦《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2)》新聞發布會。
《報告》分析了2022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從優化頂層設計、健全法律法規、強化行政執法、注重司法保護、實施多元治理、加強宣傳引導、深化國際合作7個方面全面闡述了2022年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進展和成效。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副局長趙秀玲、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林廣海、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邸連柱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趙秀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1月,中宣部版權管理局、中宣部電影局、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監督局聯合部署開展院線電影版權保護專項工作。一是強化預警保護,已發布4批共計32部院線電影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二是加強巡查監測,嚴防偷拍盜錄行為,部署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強化院線電影盜錄源頭追蹤溯源,實現春節檔院線電影所有盜錄源頭全覆蓋。三是查辦大案要案,部署23個重大院線電影盜錄傳播案件查辦,刪除侵權盜版鏈接3.6萬余條,關閉非法網站(APP)114個。其中,“1·25”盜錄傳播春節檔院線電影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8名,查獲盜版影視制品45萬余部。四是開展宣傳教育,推動版權保護意識提升。
據趙秀玲介紹,國家版權局高度關注網絡版權問題,就網絡新業態新領域版權治理重點開展兩方面工作。一方面,不斷加大網絡版權治理力度,“劍網2022”專項行動各地查辦涉網侵犯著作權案件1180件,刪除侵權盜版鏈接84萬條,關閉侵權盜版網站(APP)1692個,處置侵權賬號1.54萬個;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版權領域的運用,會同中央網信辦啟動“區塊鏈+版權”創新應用試點工作,確定12個“區塊鏈+版權”創新應用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