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傳媒產業發展趨勢如何?傳媒生態系統的結構怎樣變化?日前在京舉行的《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22)》發布會上,多位專家學者認為,國家通過頂層設計及專項治理引導傳媒生態健康發展,中國傳媒產業總產值穩定增長,傳媒數字經濟在媒介視野的不斷擴大下蓬勃發展,在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進程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動力。
中國傳媒產業去年總產值近3萬億元
專家認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經濟新發展格局構建步伐加快。全球范圍內,傳媒產業迅速向數字內容服務遷移,消費者行為對產業變革的影響加劇,各個行業在技術和市場的驅動下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
傳媒藍皮書主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崔保國在研討會上說,2021年,中國傳媒產業規模呈恢復性增長態勢,總產值達29710.3億元。各傳媒細分行業發展向好,電視行業媒體深度融合步伐加快,電視節目創新提升海外影響力;電影行業票房恢復性增長,市場表現起伏,電影資本市場持續回暖;網絡視頻行業用戶不斷增長,網絡視頻市場精品迭出;廣播行業在移動互聯網賽道的傳播樣態打開新局面,立體傳播生態圈的新廣播形態已經形成;報刊行業規模持續收縮,數字化轉型順勢而為;出版業融合發展持續推進;網絡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和游戲用戶數增速放緩,網絡游戲向精品化方向發展,游戲“出海”潛力巨大。
央視市場研究(CTR)總經理助理、媒體融合總經理、CTR媒體融合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姜濤認為,中國的廣告與媒體市場處于“轉型”和“突破”的關鍵階段,呈現4個層面的特征:廣告市場恢復性增長,市場信心重振;媒體場景格局穩定,數字化及戶外廣告新價值涌現;媒體融合穩中求進,縱深發展;多元化媒體傳播助力品牌價值打造。
對于元宇宙既要熱情擁抱也要冷靜探索
2021年,元宇宙成為人們理解社會深度媒介化的邏輯基礎。元宇宙實現了互聯網中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VR/AR等技術的大融合。崔保國認為,對于傳媒業來說,元宇宙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需要以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平臺企業繼續投入研發力量支持技術創新,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總的來說,元宇宙的未來有機遇也有泡沫,既需要熱情擁抱,也需要冷靜探索。”
結合梳理傳播史,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表示,對元宇宙的作用不能僅僅從技術角度來理解,而要從更加宏觀的視角——文明史進行觀察。在整合和重構社會要素的過程中,元宇宙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底層的“操作系統”。它通過智能汽車、VR眼鏡、數字資產等各種“入口”,在共享協議和標準的支持下,將社會要素重新連接和組合,進而實現對實體經濟系統的重新改造。
針對傳媒業關于元宇宙的想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認為5個走向值得關注:沉浸式新聞(內容)、虛擬數字人的應用、元宇宙環境下的營銷活動、NFT(數字藏品)和DAO社區(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由其成員擁有并在區塊鏈技術上運行的互聯網社區)。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說,元宇宙最終走向何方目前難以判斷,需要長時間的關注與研究,但這一過程注定伴隨著起起伏伏。目前輿論場上關于元宇宙已經形成了泡沫,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實實在在地推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