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發布《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上海成為全國首個正式將“劇本殺”納入管理的城市。
作為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新文化業態,中國“劇本殺”市場最近幾年呈井噴式發展,并且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在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讓行業發展更加規范有序,一直是業界思考的重點。對于上海“首創”的《規定》,行業持怎樣的態度?這一《規定》又會對“劇本殺”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傳遞出包容審慎管理信號
“上海文旅局發布的《規定》對沉浸式娛樂行業意義重大。”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明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沉浸式娛樂行業在機構數量、從業人員數量、經營效果等方面具備了一定規模,但作為新興文娛行業,經營模式等方面有創新的同時,也存在著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內容安全問題、版權保護問題、消防安全問題等風險。
在孔明看來,上海市有關部門在對“劇本殺”行業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后推出《規定》,對存在的風險以及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明確要求。與傳統的管理政策相比,《規定》有傳承也有發展,可以說,在嚴格保障底線安全的基礎上,傳遞了對新興行業包容審慎管理的信號。
《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劇本殺”全國線下門店超過3萬家,全國劇本創作者有4000至5000人。由于較強的參與感和沉浸感,“劇本殺”備受年輕人追捧,其中20—35歲的年輕人占比83.86%。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律與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楊勇表示,作為全國第一個關于“劇本殺”等實景娛樂的地方性規范文件,《規定》體現了上海市文旅局主動靠前介入新型業態管理,依法履職的超前意識。《規定》體現出輕許可、重監管的管理理念,針對當前行業存在的內容問題,加強對實景娛樂內容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這一舉措對規范行業秩序有積極作用。
“上海首先對‘劇本殺’進行規范釋放了一個信號,新文化業態不是法外之地,要在依法依規經營和包容審慎監管之中取得平衡。”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鄭寧認為,上海市文旅局通過規范性文件將“密室劇本殺”納入管理,強調了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導向。通過一系列舉措,要求經營者自審、備案,發布違規劇本清單,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為“劇本殺”經營者提供了明確的行為指南,對規范“劇本殺”經營行為、保護文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具有積極意義,對全國各地也具有示范意義。
切中行業難點和痛點
《規定》強調,“劇本殺”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對不適宜未成年人的產品內容應予以提示;經營中使用的劇本、設置的場景、提供的服裝和道具等內容不得含有《規定》中提到的情形;經營單位應當自劇本上架之日起30日內,將自審后的劇本向所在區文化和旅游局備案登記。
“《規定》強化了經營者的責任,要對劇本進行自審,并對未成年人進行不適齡提醒,這些都切中了‘劇本殺’行業的難點和痛點。”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看來,《規定》中體現了重視未成年人這個需要優先保護的群體,對規范“劇本殺”行業作出了很好的嘗試和探索。
作為行業里較早的創業者,劇本娛樂頭部平臺企業小黑探創始人王歡岳告訴記者,《規定》的發布讓以“密室劇本殺”為代表的沉浸式娛樂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逐漸明晰。《規定》涉及了產業鏈多個方面,尤其在備受關注的內容審核與未成年人保護等產業的核心環節,表達出管理部門對于沉浸式娛樂業未來發展的深思。
資深出版營銷人士三石認為,“劇本殺”從劇本的創作、發行、閱讀到最后的“玩”的過程,大部分與圖書產業相似。上海的這一舉措,抓住了“劇本殺”行業的關鍵,對規范和促進“劇本殺”行業的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
探案筆記(上海劇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王達對《規定》表達了期待。他認為,規定中的備案管理相關政策,可以促進創作者對于內容安全、版權保護意識的加強,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探案筆記從去年開始在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就已經開始進行內容安全的自審工作,并積極做好作品登記。
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徐升權告訴記者,從內容來看,上海市政府管理部門一方面給沉浸式娛樂劃定了發展的底線,另一方面也給予了企業探索的空間,允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比如,規定以系統性思維明確了“劇本殺”在版權領域所面臨困境的解決方案,以版權合法性聲明為基礎,以行業性自律和糾紛快速解決為抓手,引導“劇本殺”行業建立尊重版權的發展機制。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可人認為,“劇本殺”成為時下風頭正勁的高品質娛樂活動,其魅力的核心和根源在于劇本。然而,劇本的內容安全性與劇本的盜版抄襲,恰恰也成為阻礙“劇本殺”這一新興行業持續良性發展的最突出的阻礙因素。
在經辦了“劇本殺”維權第一案的湖南立博律師事務所律師黃照看來,《規定》中的內容充分體現出管理部門對于“劇本殺”行業的態度:除了倡導尊重版權,同樣需要強調劇本創作的正能量的引導;需要倡導劇本創作有邏輯性、故事性、智慧性。他建議,備案和作品登記同步進行,或者具有同等效力,以此保護作者的創作積極性。
新規落地尚存一定難度
盡管上海市政府管理部門規范行業發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順利實施并達到預期目標依然存在一定難度。
三石認為,對于“劇本殺”行業管理的重點應是在“劇本殺”內容本身,其次才是“劇本殺”活動的行為。這就要求管理執行者的專業度,管理人員必須提升自己的“劇本殺”行業管理專業水平,以免矯枉過正,影響了“劇本殺”的發展。
“可能未來經營單位會感到很難落實。”這是孫宏艷的擔心。她表示,對“劇本殺”的小本經營者來說,讓他們去健全自審制度、配備內容審核人員,要么不好找到能審核的專家資源,要么沒有能力承擔這部分費用。這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執行過程中的難點。
推理大師創始人趙江波表達了同樣擔心:“門店之間運營對大部分劇本產品有相當重復度,如果把備案主體責任壓實在門店,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效率不高的情況。另外,劇本產品的流通是全國性甚至全球范圍的,如何管理備案劇本產品也將會是一大考驗。”
“劇本殺”劇本創作者七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困惑:《規定》中對“密室劇本殺”文化業態經營單位這一主體如何界定不夠明確。如果是店家,那么主管單位在備案過程中會收到大量的重復內容,對執行效率造成很大影響;如果是指發行或者平臺,那就會造成監管困難,因為是非屬地化管理。此外,《規定》中對作者的保護應該更完善,比如加大對著作權等相關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
何可人也提到,《規定》第二條,僅僅是針對線下的“劇本殺”運營作出規定,對于大量的線上環節的“劇本殺”的創作、發行等無從規制,從目前看似乎無法從創作源頭進行有效規范,實現對整個“劇本殺”行業良性發展全面規范。
呼吁盡快出臺全國性制度
不管怎樣,《規定》將會促使上海的“劇本殺”經營機構和從業者努力改變現有經營管理模式,同時也能夠給全國的從業者提供一個規范經營的樣板。從這一點來看,也是這個火熱的行業發展必將經歷的過程。
“我認為,行業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是過渡期問題。”孔明說,管理部門和市場都需要一個積累經驗和適應的過程,這個過渡期能否平穩很關鍵。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各個相關政府部門需要花時間去積累管理經驗,不同職能部門之間也需要磨合;二是“劇本殺”行業從業者普遍年齡較低,經營管理能力較弱,對政策法規的理解也不到位,在面對政策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適應,包括心理層面和經營層面。另外,對劇本內容演繹人員的管理,也是一個變量。
孫宏艷建議,在國家層面盡快出臺統一的管理制度進行規范;要發揮多方面的作用,比如,引入第三方進行及時監測與評測;要形成統一的規范標準,這樣企業才能按照標準自查自糾。
孔明表示,目前“劇本殺”的產業基礎還很薄弱,近兩年來所得到的廣泛關注與行業較低發展質量的矛盾是現階段的主要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需要多領域專家對行業持續進行全面研究,給出清晰準確的產業畫像,避免管中窺豹、以偏概全;需要政府管理部門堅持包容審慎的管理思路,明確底線的同時,給予行業自我調整的引導和空間;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行業自我管理的功能和優勢,通過自律方式,組織從業者在產業前端解決風險性問題;此外,年輕的從業者也要快速成長起來,也許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但也必須面對。
在采訪中,許多經營者也希望記者幫助呼吁盡快出臺全國性制度,確保全國的標準統一,這樣更有利于企業深入執行相關規定,尤其希望能夠有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引導組織行業做好自律和相關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