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海市作家協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共同舉辦的“紅旗頌——獻禮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動發布會在上海啟動,會上揭曉了入選的百部網絡文學精品,大佳閱讀《青春綻放在軍營》《岐黃》《白紙陽光》3部作品榮登榜單。
2020年7月,“紅旗頌——獻禮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動宣布啟動。本次征文得到全國百余家重點文學網站積極響應,組委會收到文學網站推薦、個人申報、專家推薦作品共計700余部。經推薦專家三輪無記名投票并認真討論,共評選出100部網絡文學精品。征文作品重點突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反映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成長到自我革新、自我凈化的歷史過程,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中流砥柱和領導核心作用,生動表現建黨100年來民族發展、時代變遷、改革奮斗、文化傳承、人民生活等現實主義元素的優秀故事。
大佳閱讀入選的3部網絡文學作品,《岐黃》描述傳統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現代醫藥發展的融合;《白紙陽光》體現了黨領導下的基層社區管理者對小區建設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貼身管理與科學引領;《青春綻放在軍營》則讓新時代青年熱血衛國的形象躍然紙上。
獲獎證書
雖然中國的網絡文學發展不到三十年,但透過三十年與一百年的歷史交匯,依然能看到兩者年輪落差中的根脈相連,從價值觀念上找到網文世界的精神光源——網絡文學的成長與成就,無不與建黨百年歷程的發展史、與黨領導中國人民的奮斗史息息相關。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
何弘指出,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紅旗頌——獻禮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動向全社會展示網絡文學在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創作中的成就,證明我們的網絡文學有能力書寫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證明我們的網絡文學不僅僅是消費消遣的樣式,它同樣也可以為人民提供精神鼓舞。
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歐陽友權
歐陽友權在發言中表示, “百部網文精品對建黨百年的文學表達,不是公式化地圖解觀念或概念化主題先行,而是選擇不同題材、不同角度和不同藝術路徑,以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象實現黨史精神的文學傳承。”他鼓勵作家要要有凝聚文化自信的使命感,樹立高質量發展的精品意識。
上海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
馬文運表示,1990年代以來,網絡文學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應運而成,成為了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領導下,網絡文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家和優秀作品,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關注社會現實、聚焦革命歷史的現實主義創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層出不窮,不僅彰顯了網絡作家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也體現出網絡文學的巨大影響力。
網文不僅是消遣,它同樣為人民提供精神鼓舞,在接下來的新征程中,網絡文學將繼續以不同題材、不同角度和不同藝術路徑,以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象實現黨史精神的文學傳承,以旺盛的文學創造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獲獎作品介紹
《青春綻放在軍營》
作者:千崖秋色
作品以20世紀90年代為歷史背景,塑造了以鳳凰為代表的新時代女戰士形象,歌頌了新時代軍人特別是青年人的責任擔當與奉獻精神。主題積極向上,故事真實流暢,人物鮮活生動。
《岐黃》
作者:漱玉
這是一部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岐黃為醫家始祖,岐黃再世,譽稱高明醫家。小說以詼諧幽默的筆調,獨具特性的寫作風格,深邃的思想維度,講述了新時代醫者的工作、生活、情感和痛苦。作者用激情、夢想、渴望和悲歡——交織成至真至情的故事,生動展現了醫生們在救贖生命的同時,用身心和靈魂踐行信仰的時代精神。小說還匠心獨運、不落窠臼地講述了外籍青年對中華醫學的認知、理解和傳承的故事。
《白紙陽光》
作者:月壯邊疆
該作品以保障房“大居”(大型居住社區)中真實而鮮活的百姓故事為素材,生動地再現出城郊社區興建之初交通難、購物難、為老服務難等“十樣難問題”,體現了基層黨組織克服重重困難,團結引領居民走向社區管理現代化的積極探索精神,突出了“為百姓繪畫幸福文明生活畫卷,使人民群眾的希望和夢想落在這里,擁有陽光的味道”的大主題。